首次发现!“国宝”中华穿山甲现身梅州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
近日,国宝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了解到,首次身梅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九游发现拍摄到了2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夜间活动的中华州蕉视频。据悉,穿山这是甲现该保护区首次发现中华穿山甲,是岭长自去年实施“红外相机监测”项目以来的一个重大发现。
从影像中可以看到,潭自夜幕下,然保九游一只成年穿山甲身后依偎着一只幼崽,护区在林下把幼崽带回洞穴后,国宝成年穿山甲再回到洞穴外面抱回一些枯草掩盖洞口。首次身梅由此可见,发现中华穿山甲已在该保护区内正常生长繁育。中华州蕉
据了解,穿山2021年,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实施“红外相机监测”项目,在辖区内布设红外相机39台,对保护区内陆生兽类和地栖性鸟类群落和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目前共监测到40种野生动物,包括豹猫、白眉山鹧鸪、白鹇、褐翅鸦鹃、画眉、红嘴相思鸟等多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物种。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保护区不断创新管护机制,加强巡护管理,强化野生动植物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意识,营造出良好的保护氛围,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扩大。
据广东省林业局透露,长期以来,广东通过采取科学研究、野外监测、建立保护小区、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活动等方式,持续加大穿山甲保护拯救力度,并获得喜人成果。截至目前,广东已先后在韶关、河源、东莞、潮州、惠州、梅州、肇庆、阳江、茂名等地均发现了穿山甲的新鲜洞穴,并拍摄到了穿山甲活动影像。
接下来,广东省林业局将继续实施穿山甲等一批重点物种保护工程,组织做好中华穿山甲及其栖息地调查、监测和评估、栖息地精准识别与管理、野外种群监测与生态功能评价、救护、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种群扩繁与野化放归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等保护和科研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一批野外科研监测、救护繁育、科普宣教基地或台站,促进穿山甲资源的保护与恢复,为突破穿山甲人工繁育关键技术、野外种群复壮提供种群、科技与基础设施保障。
编辑:黄炜明
- ·未来三日南海海域将现巨浪!海浪蓝色警报发布→
- ·透过广东地市经济三季报,我们看到这三个新变化
- ·金秋共绘奋进新图景——10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 ·广州队赛季盘点:低调起航,新秀涌现,未来可期
- ·“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 ·检察机关推动处理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婚姻登记2068件
-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 ·新时代答卷人|5000个日夜,一单一单送出精彩人生的“快递小哥”
- ·以体育赛事带动商圈发展!首个十五运潮流地标揭幕
- ·深化广惠连通!这条最美旅游公路增城段开工
- ·燃!奥运冠军“空降”广州增城
- ·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农业大会在粤举行
- ·深圳地铁+5!深圳湾口岸接通地铁
- ·广州大学食堂被曝售卖过期食品,市场监管部门:将严肃处理
- ·广东结束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车主:城市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11月4日起分三批推广应用,广东这6城为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