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限流、分类办理、量体温戴口罩...这个清明,疫情防控不放松!
测量体温、预约佩戴口罩、限流限制人数、分类放松AG超玩会入口分时分批……清明期间,办理群众人员流动增大、量体祭祀活动增多。温戴为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口罩控各殡仪馆、个清墓园多措并举,明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情防基础上,强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预约AG超玩会入口毫不松懈筑牢防疫安全屏障。限流
4日上午,记者在梅州市殡仪馆看到,办理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入馆市民测量体温,量体并引导他们根据需求分类办理手续,现场人流、车流高效有序。
“清明期间,我们将业务分为祭祀先人、悼念告别、其他业务三大类,在入口处为市民测量体温后,便可进行人员分流,每一类业务都在不同的地点办理手续,既保障了车辆快速通行,又让市民避免了扎堆聚集和长时间排队。”梅州市殡仪馆业务主任李婷荣介绍道。
市民郑根为此点赞。“整个过程比较快速,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办理手续,几分钟就搞定了,基本没排队。”郑根告诉记者,在购买祭品时,店家还建议用鲜花代替纸钱,响应无烟祭祀。
梅江区仙鹤山庄、梅县区永乐仙庄、百岁山报恩福地等各大墓园,也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市民安全、有序、高效地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今年代祭、网上祭祀的业务较少,市民对当前的疫情防控有信心,大都选择亲自过来,而且有近40%的群众自带鲜花,比往年增长了一倍,但都能自觉配合防疫措施,文明祭祀、疫情防控理念已深入人心。”李婷荣说。
“我们采取实名预约、限人限时、错峰进园的方式开放祭祀活动。”永乐仙庄负责人梁国龙告诉记者,清明期间,墓园每一个半钟限制50户家庭进园,每户家庭限5人。
梅州市殡仪馆特制订了工作方案,3月27日至4月18日,保障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寄存和祭扫等基本殡葬服务,暂停集体告别会。有祭扫需求的市民要求提前预约,一天限50户家庭凭骨灰寄存证开展祭扫,每户一证限5人,每次祭扫限时20分钟。
“对于成功预约并前来祭拜先人骨灰的市民,我们统一不再收取祭拜费用。同时,加大对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力度,每个祭拜区域使用完后,必须经过卫生处理,再交由下一户家庭使用。”李婷荣告诉记者,他们还制订了2021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队,全方面做细做实疫情防控工作。
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今天,对清明祭祀要求限流表示理解。“以前我们都是一大家子10多人去祭扫,今年就派了4位家庭代表前往,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市民李女士说。
本报记者:刘巧 吴海清
摄影记者:钟小丰
编辑:杨乔颖
- ·卖爆啦!伽师特产“南下”热销大湾区
-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基层治理立法调研
- ·市交通运输局举行“普法进企”宣传教育活动 政企携手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 ·潮安法院成立全市首家执行事务中心
- ·《年报》发布!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比下降4.9%
- ·我市举办博士博士后青年人才研究课题交流分享会 展示研究成果 助力潮州高质量发展
- ·潮州作协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成立
- ·“全球潮人献血周”(潮州分会场)活动启动
- ·他代表广东!20名演员将于9月参加全国戏曲演员武戏会演
- ·我市部署消防安全防范工作
- ·新时代好少年沈钟涵:持续努力 不断超越自己
- ·我市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 ·他代表广东!20名演员将于9月参加全国戏曲演员武戏会演
- ·“潮玩古城”系列活动“探秘非遗”举行 沉浸式体验古代学子“开笔礼”
-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莅潮调研
- ·潮州中院联合多部门建立地理标志联合保护机制 延伸审判职能 提高地理标志保护水平